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梧桐小说】魂系第三只眼

精品 【梧桐小说】魂系第三只眼 ————记知青摄影家、专栏作家、资深图书策划人周志淳


作者:宁夏何老三 举人,3709.0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03发表时间:2014-03-29 18:23:52
摘要:知青中的骄子 事业有成的精英

【梧桐小说】魂系第三只眼 “人类曾有第三只眼”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古人类学家认为,第三只眼这个器官的退化痕迹就残留在人类大脑的半球下。现代医学对第三只眼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题记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许多宗教仪式上,人们经常在双眉之间画上第三只眼以便获得与宇宙进行直接交流的通道。
   照相机就是摄影者看世界的第三只眼。摄影者通过第三只眼去观察、体验形形色色的客观世界。
   ——摘自周志淳小说《第三只眼》
   背景资料:周志淳,男,1946年11月出生,北京市人,现年68岁,中共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笔名“贺兰哨”,研究生学历,曾任外交部世界知识出版社图书中心副总经理兼发行部主任等职。1969年学习摄影,1999年开始从事摄影创作。以新闻摄影为主,曾在《中国摄影报》、《人民画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旅行家》、《北京月讯》等各类报刊上发表几百幅作品。
   主要著作有《再看普京》、《数码摄影实拍手册》、《周毅亭家书》等。
   作为北京知青,周志淳曾上山下乡至宁夏生产建设兵团13师(后更名为平吉堡农场),在那里战斗了12年。1977年调山西大同工作,并在大同工作了15年。1992年回京。回京后曾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工信部)、世界知识出版社(外交部)等单位任职,2009年1月退休。
   壬辰年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的日子,笔者慕名到知青摄影家周志淳家中拜访,一来是想看看他这些年拍摄的几万张照片,二来是想讨教摄影方面的有关问题。聊着聊着,话题的外延扩大了,我突然发现,周志淳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知青摄影家,而且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资深的图书策划人。他简直就是一位“三栖”专家!
   也许是大学学理工科的缘故,周志淳竟是一位满嘴充斥着数字化的“三栖”专家:
   他总结自己一生屡受挫折的时候,用了这样一组数字——入团用了6年,上山下乡12年,从高中到大学用了16年,入党用了21年。
   他1977年8月21日离开上山下乡的平吉堡农场(原农建13师1团)调到山西雁北某工程公司报到上班,各有关单位来回踢皮球,光盖各种公章就跑了67趟;
   他曾5年搬过6次家,也曾30年里购置过8架相机记录自己一家的巨变;
   他曾给自己制定了25份人生规划,每一份计划都有预定目标、实施方案和效果总结,件件有交待;
   他从1969年以来所拍摄的照片,胶片的超过1万张、数码的约有4、5万张。他和夫人的卧室、他自己的书房,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是几个铁书架或当作屏风,或当作装饰,那上面堆满了相册、摄影笔记、人生总结等等,密密麻麻,已经整理好的本册就有109本之多;
   他1999年以来,和老伴王春萍一起,边旅游边摄影,2007年就已走遍了包括新疆、西藏、港、澳、台在内的全中国著名旅游景点,到2010年已涉足5大洲。其中自费旅游花去了相当一部分积蓄;
   他主持发行的原外交部长钱其琛撰写的《外交十记》,先后印刷22次,累计销售30万册;
   他亲自撰写的《再看普京》,出版以来重印了3次,并由外交部2次赠送给胡锦涛主席率领的中国访俄代表团。这本书曾被近百家媒体或连载,或节选转载;
   笔者也尝试着“数字化”一回,在“百度”上搜了一回“周志淳”三个字,竟能找到5030个相关结果!
   然而,我最欣赏的,不仅是这样一组组充满着传奇与感人故事的数字,更钦佩他的为人和品德。他这样评价自己:
   我就是一个泥人儿,国家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我就把自己打碎,用眼泪塑成什么样的人。国家需要理工类的人才,我就塑成理工类的人;国家需要文科类的人才,我就塑成文科类的人;国家需要管理类的人才,我就塑成管理类的人!
   【艰难时世】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苦难对于天才只是一块垫脚石”,周志淳的前半生就是苦难堆砌的。
   阶级斗争从小抓起
   周志淳的父亲是1949年200万大迁徙者之一,因此,他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1956年初,母亲所在的“华北建筑总公司”突然易名“华北大同建筑总公司”,公司人员全部调到山西大同工作。
   这可急坏了母亲,她多次找领导反映家中困难,又屡屡投书《人民日报》、全国妇联,均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工薪阶层,全凭那点儿工资生活。无奈,只好把周志淳和妹妹寄养到大姨家,一步一回头地到大同去了。
   从那以后每年春节过后,周志淳从火车站送母亲回来都暗暗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将来考上理想大学,把母亲接回来享受天伦之乐。 斗转星移,转眼到了参加高考的1964年。
   从高一到高三上半学期,他们用两年半的时间学完了高中三年的功课,挤出最后半年应对高考。
   1964年元月举行高三上半学期期末考试。周志淳7门功课取得34分的好成绩(当时实行的是5分制)。
   为此他报的“第一志愿:北大物理系,第二志愿:邮电学院。”
   那一年的暑假时间过得可真慢呀。好不容易熬到了8月中旬,第一批学校录取通知书发下来了,周志淳天天到楼下去等邮递员,几天下来邮递员已经认识这个小孩儿了。以至于还没下自行车,老远就冲周志淳喊:“今天没有你的!”“抱歉,没有你的!”“真抱歉,今天还没你的!”好像是他欠周志淳的一样。
   8月20号开始第二批学校录取通知书也发下来了,周志淳还是天天到楼下去等邮递员,邮递员还是老远就冲他喊:“今天没有你的!”“抱歉,没有你的!”“真抱歉,今天还没你的!”周志淳明显地感到,邮递员已经没有前些日子热情了——可不是吗,人家心里有话了:“就这成绩,还从一类学校开始就坐立不安呢,真是自不量力!”
   9月初,周志淳终于从邮递员手里接到一份通知,信封落款处的大红铅字是“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圈里人都知道这种信封里面装的肯定是“不录取通知书”。
   接过信件时邮递员对周志淳说了几句话,也许是安慰,也许是奚落,反正这些都不重要了,周志淳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听不见了! 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他自己恍恍惚惚地觉得应与“家庭出身”有关,左邻右舍一打听,让他不幸言中:凡是家庭出身不好的考生,下场都不好,其中最甚者就是周志淳这种直系亲属在港台的考生。
   可能又是直系亲属在港台惹的祸,一直没有给他们分配工作。他和65中的另一位高材生苗洪才在9月中旬分别接到一份北京广播函授学校朝阳分校的“录取通知书”。
   听说有的同学呆呆地在天安门广场上坐了整整一夜。14岁的妹妹仿佛也在一夜间长大了,她劝周志淳:“哥哥,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啊。” 周志淳平静地说:“我已经想明白了,我这一辈子的路将要比别人艰难得多。”
   唉,五味杂陈的1964年!
   ——那一年,周志淳17岁。
   多少年来,周志淳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始终不得其解:1964年那次高考,我究竟考了多少分?
   2011年6月,在一次上山下乡知青小范围的聚会上,一位曾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多年的兵团战友告诉他们,当年凡是“政审”一栏盖有“不宜录取”印章的考生,试卷压根儿就没有参加阅卷工作——命运与他们开了这么一个大玩笑!
   不过,周志淳可以告慰母亲的是,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后,他作为山西大同地区的年过30岁的“高龄”考生,重新披挂,再一次走进了高考考场。这一次他的高考成绩是:物理97分、数学95分、化学80.5分。以三科272.5分的总成绩夺得了山西大同800名考生之冠(其中不乏历届北京重点中学在山西插队的高材生)!
   哦,对了。2007年高考第一天(6月6日)《北京晚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10张照片)对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题目是:“老高考状元的‘发家’史”。
   志淳永远创第一
   1965年7月23日,周志淳高中毕业又上了一年广播函授学校后,上山下乡来到了农建13师1团6连5班,干了整整两年农工就调到团部当宣传队队长,后来又调到机耕二连当文书兼拖拉机手。这您听着都新鲜吧?这么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差事,怎么能兼职呢?人家周志淳就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出色。如果表现不好,开拖拉机这种又要技术又要出身的好差事,怎么会轮到周志淳呢?就是这个周志淳,创造了出身不好的知青可以开拖拉机的先河。不过,他也差点把自己报销。
   机务工作充满着艰苦甚至是风险的考验,有道是:“机械自有三分险,突然事故不可免”。
   1971年7月22日,周志淳一行10人坐着东方红—28轮式拖拉机从团部库房打粮回来,行驶到十连路口和大桥之间,拖拉机突然从公路右侧来了个急转弯,跑到公路左边,接着车头一栽,掉到几米深的路基下。周志淳当时坐在司机王福生的边上,那时候跑运输的轮式拖拉机驾驶员座位结构简单,舒适性、安全性都差,更没有驾驶楼了。
   周志淳明白了,平时常听人讲的翻车的一幕发生了。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时不跳,更待何时——跳车吧!说时迟,那时快,当他刚刚站起来,由于车子的惯性作用,自己还没跳,身子却不由自主地飞了出去,重重地落在拖拉机前轮前,这时提供动力的后轮已被制动,而做为导向的前轮还在转动。周志淳右胳膊的手臂被前轮平推着走了一小段,与此同时右侧胸部也一阵剧痛,顿时觉得塌陷了一块。
   周志淳声嘶力竭地高喊着:“胳膊!胳膊!”心想,这下儿一只胳膊折了,可能还得断三根肋骨。只听得后面“咣当”一声巨响,估计是拖车翻了,这时拖拉机也熄火了。周志淳赶忙两手捂着右侧胸部,从地上爬起来。折胳膊、断肋骨他都不伤心,心想拖车上的伤亡可能比自己大得多。
   片刻的沉寂之后,开始乱了:会计苏国祥中午喝了二两酒,醉醺醺地趴在司务长刘志成身上,而刘志成的两条腿被压在拖车帮下。他大叫着:“哎呦,我的腿不行了!”其他人被压在装粮食的几十条大麻袋下又哭又叫,就是看不见人。车头撞到排水沟的树上,拖车立了起来,与地面翻成了90°角。凭他们这几个残兵败将来收拾残局已经是黔驴技穷,所以一听有人喊:“赶紧去人打电话,让连里派车派人来救援”,周志淳就一瘸一拐地去了。
   后来才知道造成这样一个大事故是由于拖拉机花键销子断了,负责导向的前轮失去了控制。这是那年团里除了15连年初车毁人亡之后的第二大事故,不幸中的万幸,除6人负伤外(司务长刘志成的腿被拖车上两个大螺钉刺穿),没有造成人身事故。
   感谢那棵挡住车头的小树,让车熄了火,感谢司机王福生在沟底刹住了车,而且车头没有倒,使周志淳免去被砸到车头下的危险,也没有折胳膊、断肋骨,只是头跌破了,胳膊擦破了,右胸软组织受了损伤。
   一次又一次的“有惊无险”,历练了他们,使20岁出头儿的他们就在逆境中成长起来,在以后的日子里从容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 1975年,周志淳调到团政治处当青年干事,偏偏他又喜欢上了放电影。正好电影放映员缺人手,他又申请作兼职电影放映员。
   然而兼职放映员说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可真大啊!每天下午6点政治处下班,匆匆忙忙吃两口饭,就要做晚上放映的准备工作。8点到10点放映。放完电影后还要倒片、保养机器。一般来说休息就要到12点以后了。专职放映员依照惯例第二天上午可以休息,而他由于是个人自愿强烈要求做兼职放映员,领导与周志淳“约法三章”,不得耽误政治处日常工作,所以名正言顺没有他的半天休息时间。结果他比别人辛苦多了,头一天晚上12点以后休息,第二天6点半就得起床,筹备8点正点上班。
   工作压力,倒还好说;精神上的压力比这可大多了。“电影放映”作为一门技术,由放映电工、电影放映机、电影扩音机、爱机护片等四个板块组成.。每个电影放映员都要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过笔试、口试、实际操作、实际排障等层层严格考核方可颁发“电影放映合格证”,持证上岗。

共 26753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作品以舒缓、淡雅、流畅、朴实的文笔,以蒙太奇的技法再现了“三栖”专家周志淳先生半个世纪传奇的人生经历。在结构上,作者借鉴新闻似的“倒金字塔”结构模式,将人物50几年的经历进行数字化处理:“入团用了6年”,“上山下乡12年”,“从高中到大学用了16年”,“入党用了21年”;为调“动跑了67趟”;“5年搬过6次家”,“30年里购置过8架相机”,“制定了25份人生规划”,摄影“胶片的超过1万张”、“数码的约有4、5万张”;各种“本册109本之多”;主持发行工作的重要著作“重印达22次”,“销售30万册”;在百度上一搜,可以“找到5030个结果”。作者通过这一组组数据,用极其简练的文笔把主人公一生的学业、事业、家业、专业、主业、副业等等人生履历集成在一个微观的“芯片上,给人以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一个总印象。然后采用分层剥笋的手法,层层剖开,显出精华。让人在主人公一册册的剪影里,见证了人物执着的追求、坚强的性格、不屈的意志、顽强的毅力、丰硕的成果,丰富的生活、精彩的人生等画面。读罢全文,一个可歌可泣,可敬可佩,可触可感、可师可范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几若跃出荧屏。感谢赐稿,推荐共赏。问好作者,祝精彩多多!【编辑:尛韵莼苏】【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4033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尛韵莼苏        2014-03-29 18:26:22
  作品以舒缓、淡雅、流畅、朴实的文笔,以蒙太奇的技法再现了“三栖”专家周志淳先生半个世纪传奇的人生经历。在结构上,作者借鉴新闻似的“倒金字塔”结构模式,将人物50几年的经历进行数字化处理:匠心独诣,佳作欣赏,问好作者。
2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3-29 19:10:32
  总编的点评更像是一篇佳作,对老三不啻是一种鞭策!老三很希望看到文学评论,总编给我们以充分的提示和学习空间。大赞!
3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3-29 20:11:43
  欣赏何老师又一佳作,祝福写作快乐!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3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3-29 20:45:23
  兴华君,谢谢造访!
4 楼        文友:红蔷薇        2014-03-29 21:08:50
  精彩的文章,精巧的手法。欣赏何老师的范文,还有我老师的美按,都是蔷薇学习的榜样。祝贺何老师新作面世!
回复4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3-29 21:45:23
  蔷薇友好!谢谢你的点评。诚如你所言,总编的点评,把拙作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5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3-30 00:16:34
  欣赏何社精彩范文,拜读,学习了。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回复5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3-30 07:43:58
  谢社长!
6 楼        文友:彩石桥畔        2014-03-30 08:21:37
  欣赏老师佳作,祝好。
回复6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3-30 10:08:03
  彩石友好,谢谢!
7 楼        文友:吴兴华        2014-03-30 14:54:53
  祝贺何老师小说又获精品!
喜欢文学,已在省、市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诗歌
回复7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3-30 15:15:25
  谢谢兴华君!
8 楼        文友:晚霞晓文        2014-03-30 15:05:30
  祝贺何社小说荣获精品,真的好高兴。谢谢何社,祝创作大丰收。(*^__^*) 嘻嘻……
回复8 楼        文友:宁夏何老三        2014-03-30 15:14:52
  在社长的正确领导下,老三才有这么一丁点成绩,不敢托大,继续努力吧!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